浅谈爱心教育

当代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敬爱之心、友爱之心、同情之心缺乏。这已成为普遍性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抵消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现在物质条件也相当丰富,使父母们误以为给孩子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使他们吃穿不愁。包揽他们生活上的一切,使他们少动手、少受累、少受委屈、少难过。也就是在“爱”那么充裕的家庭中反而造成了孩子的任性、易发脾气、只会索取不会付出。他们感觉那是天经地义的。不要说爱祖国、爱集体、爱别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也会表现地漠不关心。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就是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函函。记得第一次家访看到他时,他正在“爬书架”,奶奶则在一旁护着,嘴里不停念叨着“小心,别摔了”。父母亲在饭桌前。说到这,大家可能也大致了解了函函的家庭环境:三代同堂,父母亲工作繁忙,奶奶对宝贝孙子关爱有加,关键人物函函是个调皮好动的角色。自那以后我和函函父母就很少有机会碰面。通常都是奶奶接送孩子。奶奶相当准时,可有一天意外地迟到了。奶奶边跑边喘着粗气见了我不停打招呼“不好意思,今天看病去了。本来算好时间的,可路上塞车,我跑了两站路才赶来的。”接着就对正气乎乎的孙子说“对不起,来晚了,下次注意。”函函委屈地断断续续哭诉“小朋友都回家了,下次不许去看病嘛”不等老师开口,奶奶陪着笑脸拉上孙子往外走“好,一定不去了……”事情过后,我纳闷:平时对老师恭敬有理的孩子在奶奶这却成了霸王?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实施教育。我们应惊醒、应反思、应探索,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要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体会和睦,友爱的气氛
许多宗教信仰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坏事、不吵架、不行骗。这样的环境使这个圈里的人都很善良。这就是氛围的作用。家庭氛围中父母、祖父母、亲戚朋友之间关系亲密,相互尊重、关怀、照料。孩子置身于这种和睦融洽的气氛中耳闻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行,与邻里互帮互助,友好相处。对于他人的疾痛、困难,乐于相助。即便遇上不公平、不讲理的邻居,也能心平气和。长此以往,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逐渐学会与人和善相处,就会效仿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总之,在这样和睦、友爱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既会接受爱,又善于给予爱。
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没有长辈,只有同年龄的小朋友。老师一份爱要分给每一个孩子。孩子往往不适应这种情况。同样的玩具,你想要我也想要,争执通常在这时产生。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在家当惯了“小太阳”,他们始终认为“你们应该让我”。老师作为“法官”只有在这时毫不偏袒地告诉他们:学会谦让才能玩。故事、歌曲都成了很好的阵地。唱着“你帮我来我帮你”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孩子:谦让才是爱小朋友的表现。希望小太阳们能互相容忍对方的“光芒”。
二、培养儿童对师长、父母的尊敬
儿童对师长、父母的尊敬、热爱行为的培养,应从儿童早期对其进行浅显、通俗而又细致的教育开始。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离不开父母、长辈。衣食住行处处都必须有家长的关怀、照顾和帮助。要让孩子在享受的同时也学着做家务、了解长辈们的艰辛。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家长的工作情况。告诉他们长辈们为了抚养孩子,每天除了工作以外,还要完成大量的家务劳动。不仅要使儿童学会体谅父辈的艰辛,更要培养他们尊敬长辈的情感。千万别让他们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习惯成自然,孩子遇上困难首先想到父母。遇上享受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这是“孝子孝女”的现代版――“孝父孝母”。角色的错位使一个家有些不自然。优越的物质条件与养身有道使现在“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不再稀奇。这种家庭中的孙辈往往被宠得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即使要实施正面教育,也被老人护着。别说做家务,就连穿衣、梳洗都一概由大人包了。这份沉甸甸的爱也未必会得到回报。因为孩子们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一旦生活有所变化,就怨天尤人,毫不在乎家长曾为他们付出了多少。
加强孩子间的体验。孩子之间也会交流,说说爷爷买的奥特曼,奶奶做的狮子头。他们平时享受惯了反而麻木了。在有关敬老的教育活动中,可以让孩子说说我和爷爷奶奶的小故事。发烧时,奶奶日夜守护。下雨了,爷爷背我回家。在相互交流中体验爷爷奶奶的爱。其次,要让孩子尊敬老师的工作。老师对孩子来说是神圣的。他们会对家长无礼,但绝不会在老师面前耍赖。孩子有什么缺点,家长没办法解决的,总会求助于老师。许多家长说“你们老师的话顶用,他们肯听”。老师哪来那么大魅力?这主要也是因为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是严格的。对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样的。告诉他们其中的原因,体会老师的用心良苦,可能孩子还不能很好体会到,但这种教育就是为了使孩子能快些懂道理,理解老师。
三、在实践中进行爱的行为的训练
培养[WWw.NiUBB.NeT)儿童的爱心,必须在实践中让他们进行爱的行为的练习。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怜悯心;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练习。
孩子一般较喜欢小动物,小白兔、小花猫……在玩弄小动物时,适时教育他们对小动物应爱护,引导他们产生保护弱者的意向。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指导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做一些具体事。如:父母下班回家,递上拖鞋;当孩子想吃水果、糖时,教育孩子应先发给在场的所有的人,最后才能自己吃。当邻居或亲友的小孩来家时,应让孩子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与小客人共同游戏,也可将其喜欢的食品分给小朋友共享。当父母做家务时要教育孩子做小帮手。小朋友生病没来时,要予以关心。对能力较差的小朋友应予以帮助。使儿童逐渐养成利他主义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利用点滴机会并设定环境训练儿童表达爱心的行为。如果我们的儿童既被爱,又会付出爱。从爱父母,到爱祖国,爱这个地球。那么,我们祖国的新一代将不仅是个爱国主义者,而且还将是国际主义者。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美好。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