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试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诗

2004年2月皖西学院学报

Feb。2004第20卷第1期

J。urnalofwestAnhuiUniversity

v。1.20

NO.1

试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诗

张乃嶷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擞蚌埠233000)

摘要:陶诗兼有“平淡”、“静穆”与“金剐怒目”两种迥然相异酌风格,如何评品并判断其价值的高低.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试从陶渊明其人的矛盾性格入手而论其诗,阐述前者仅为其表,而后者方是本相之看法。

关键词:陶渊明;静穆;金刚怒目;矛盾性格中围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04)01—0119~02

提及晋末诗人陶渊明,人们往往便且之为“隐然不同的内容和风格呢?或者说在平淡自然的诗作

逸”、“静穆”的田园诗之鼻祖。诚然,陶诗平淡淳朴、中,为什么会显露出“金刚怒目”的峥嵘呢?这不能不

飘逸恬静,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象他那样自觉联系到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及其自身的矛盾性格。

地以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人诗,并取得引人注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祸乱频仍,干戈四起。目的成就,冠之以上述称号他当之无愧。但能否就因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政治斗争尖锐复杂,社会生活动此而得出他是一位闲情逸致,尽日悠哉游哉于林泉之

荡不安。到处潜伏阴谋与杀机,密布陷阱和罗网。知

下的田园诗人这个结论呢?

识分子处境更为险恶,稍不留心,就可能惨遭杀戮。清代龚自珍别具只眼:“陶潜恰似卧龙豪,千古浔先于陶潜的一批著名诗人、辞赋家,如何晏、嵇康、张阳松菊高,莫道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他看华、潘岳、陆机、郭象、刘琨等无一能逃离深不可测的到的不是诗人的平淡,而是诗人的豪气,可谓人木三政治旋涡而免于杀身之祸。“常畏大罗网,忧祸一旦分。知人论诗,以诗证人。陶渊明诗作一百二十余并”,何晏当时就发出这种惊呼。而生不逢辰的陶渊首,大部分为田园诗。只有一小部分,风格迥然相异,明更是怵目惊心:“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举而算之有《咏荆轲》、《述酒》、《饮酒》、《读山海经》、(《感士不遏赋》),更何况他曾在当时两个炙手可热的《拟古》、《杂诗》、《咏贫士》等不过二十首左右。这些人物恒玄、刘裕手下做过小官,对他们倒行逆施的行诗,或直抒忧愤,或婉而讽喻,表达的都是他块垒不平

径了如指掌呢?不满当时的黑暗社会而又不能公开的抑郁之情。

抗争,身处官场而又不愿同流合污,虽挂冠归隐而又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针对时人所谓:“陶潜

不能决然遁世,这是陶渊明的实际处境,也是形成他浑身都是静穆,所以他伟大”的观点深刻指出:“被论多重矛盾性格的重要原因。这种思想矛盾,表现在创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

作上,则出现了“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和“猛志固常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诗,除论客

在”的“金刚怒目”诗,这一静一动,恰是诗人貌似静穆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搬木,将而内怀激烈的性格的生动写照。

以填范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金刚怒目’蜡隐以后的陶渊明是否真正脱离尘网,而心静如

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的飘飘然。这种‘志固常在’水了呢?不然。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不仅须臾未离其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身,反而在他内心深处愈演愈烈,进而构成他性格中

加抑扬,更离真实。”

更为深刻的矛盾。

这一鞭辟人里的阐述如拨云见目,鲁迅先生以非

陶渊明的归隐,既不象有些假隐士那样“身在南凡的}f擦力,指出了前人在陶诗研究上所进人的误

山,心存魏阙”.以图待价而沽;也不象有些真隐士那

区。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另外一种判断,即陶渊明的田园诗仅为其表,是他隐藏孤愤,避祸全身的文饰,而+收稿日期:2003—1l一07

“金刚怒目”诗才是他的本来面目。

作者简介:张乃嶷(1956一)。安徽蚌埠人,安徽电于信息职业

那么,在陶诗中为什么会出现平淡和豪放两种截

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119

万方数据

样,万念俱灰,甘心与草木同朽。他是既隐而又不能

忘怀世情,徜徉高蹈的背后,胸中始终燃烧着一团郁郁不平之火。时时留意于世事,而又时时有所感发。如果说,在他归隐之初,确乎如释重负,而高咏“久在

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心情异常欣悦,以为从此便可

以远离浊世,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r。然而,随着现实生活的走进和深

人,随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田畴,农村经济的凋敝,天灾人祸的袭扰,农民生活的劳困破败,使诗人思想感情起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一个曾经胸怀济苍生之志的人,怎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一味“静穆”下去呢?更何况诗人也无法摆脱

自身所面临的穷困、饥馁和无法逃离的天灾人祸。于是诗人的内心陷入更加深刻的危机中。

本想以田园生活、田园歌咏来寄托情怀,以避开

浊世的喧嚣,然而浊世避无可避。想忘却世事,而世事是那样触目惊心,挥之不去,其忧愤可想而知。然

而,险象环生的处境,致使诗人无法抗吉,无法长歌高

咏,只好不得不借用寄托遥深的“咏史”、“饮酒”诗来婉曲地抒发内心的焦灼与忧愤。从他传世的这类抒发愤懑之情的“金刚怒目”诗来看,基本上都产生于归隐之后,尤其是在五十岁以后。这段时间,面对现实,诗人时时显出本相,身上的“静穆”之气淡化了,胸中

的豪气不断冲出灵台,发而为黄钟大吕之音。

《读山海经》可以说是陶渊明托古讽今,借史抒怀~类的“金刚怒目”诗的代表作。诗人高度赞美“精卫填沧海”的精神,“刑天舞干戚”的猛志,夸父“与日逐走”的胆魄……他借神话传说寄托心志,用心可谓良苦。现实中无法施展的抱负、实现的理想,只能以

此来宣泄。尤其对那些失败的英雄,他似乎更为欣

赏,他以“猛志固常在”况刑天,何尝又不是诗人的自

况呢?诗人为什么那样欣赏失败了的英雄呢?第九首咏夸父诗结尾两句,似乎透露某种消息“馀迹寄邓

林,功竟在身后”这点,在《咏荆轲》中表露的更加充分。“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易水壮别,慷然悲歌,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生离死别的悲壮场面,壮

士明知此去凶多吉少,生还无望,但却义无返顾。

“登车何时顾,飞盖人秦庭”何等壮怀激烈!诗人这时何以奏出“商羽”之音呢?何以发出“其人虽已投,千载有余情”的慨叹呢?这恐怕不是“浑身都是静穆”的平淡诗人所能说得出来的。朱熹倒有眼力;“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出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欲有为而不能,大志难酬,愤而归隐。聊以诗自娱,虽加种种饰掩,也难免露出本相,发而为“商羽”之音,当属情理中事,决非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之闲适诗可比。

诗人晚年内心深处是被激怒了,他安贫守志,表

120

万方数据

现了与统治者决绝的态度。陶渊明六十二岁时,贫病

交加,到了乞食的地步,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他,此时的陶渊明已“偃卧瘠馁有日矣”。当檀以“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幸生文明之世,奈何自

苦如此?”(萧统《陶渊明传》)相说时,陶却鄙夷地讥讽

说:“潜也何能望贤!志不及也。”并对檀馈赠的“粱肉”,“麾而去之”,表现了诗人铮铮骨气。

纵观陶渊明一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构成其性格的深刻矛盾,但就其世界观而言,儒道杂揉并行,则

是造成他矛盾性格的内在根源。

东晋时代,佛、道思想异常活跃,作为这一时代产

物的玄学也大肆传播。陶渊明身处这样的时代,不能

不受到熏染和影响。从陶诗中,儒、道思想对诗人的影响擐大,而两相对比,儒家思想似乎比重更大,是形成其性格矛盾的主要方面。

归隐前,他遵循儒家学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历览于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

固穷节”以儒家的“遗烈”为榜样,固守自己高尚的节操,不与枵浊肮脏的社会同流台荇。

归耕后,诗人信奉儒学并未消减,反而逐步增强起来,“谈谐无俗调,取阅圣人篇”,“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他以儒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糖神,在困厄中,坚守节操,追求理想,有着坚强的自信心和自持力。他要在污浊的社会中“独善其身”,“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间……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巳”(《感士不遇赋》)

对儒家“道”的固守,对心中理想的追求,构成陶渊明矛盾性格的主导面,由于这一主导面.促使他不忘怀世事,常怀“猛志”,吟唱出忧愤悲壮的“金刚怒

目”诗,显露出他的本相。

可惜,诗人的本相是难能显露的,往往被“静穆”、“飘逸”的外表所掩盖。这一面恰是他受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影响所致,诗人对老庄思想很是推重,但他叉不同于魏晋时期的其他一些人物,如,他也放达,但不象阮籍等诗人的放诞不经;他也纵酒,但却不似刘伶那样毫无节制。他选择了一条最好的退守道路,想在田园生活中追求任自然、存天性的人生,以此寻求寄

托,这也就是他牧歌式的田园诗得以产生的原因,但

事实上他思想上的矛盾是很难统一的,愈到晚年,这种矛盾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尽管在他的内心深处,儒、道思想一直是此消彼长,斗争变化,但最终他还是固执的坚持“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的儒家功利观。即使是陶诗中被称为冲淡平和的田园诗,如“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田园居》)“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

来辞》),也不经意露出暗藏着的尖剌来。

试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诗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张乃嶷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00皖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2004,20(1)1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刚 在哲思与诗意中栖居——论陶渊明静穆人生理想及实践的内涵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5)

该文以萧统评陶最为动人的"文如其人"所指引的以文观人为主要考察途径,结合陶渊明独特的人生经历,认为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及其主导人生实践是将静穆作为其栖居方式,而其静穆人生主要体现为在哲思与诗意中栖居,该文从自然顺化与玄心洞见、平淡冲和与深情和谐四个方面对此分别做了具体深入分析.

2.期刊论文 钟优民.Zhong Youmin 关于朱光潜评陶潜"静穆"说的新论争中的几个问题--纪念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

新论争中的几个焦点:批"静穆"说者是"极个别人"还是论坛主流;鲁迅是否认可"静穆"是陶诗特点;"平和"与"静穆"是否"语异而意同";朱氏"静穆"说失误何在朱氏对鲁迅批评是否服气;陶学研究领域健康学风的培植.

3.期刊论文 周虹 略论陶渊明的"怒目"和"静穆" -语文学刊2005(12)

历代以来,陶渊明多被当作"隐逸诗人之宗"来解读.其诗风被看作是冲和平淡,其人则被认为是胸次蔼然,恬淡自然,不喜不惧的超然世外之人."五·四"之后,有人对陶渊明的这种品质进一步拔高,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对此提出批评说:"历来伟大的作家是没有一个是浑身静穆的".但至今多数人仍以为"静穆"是陶渊明的主要方面,"怒目"只是表现在其晚年的少数的作品之中.情况是否如此,本文试做分析.

4.期刊论文 张自华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比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

陶渊明、王维均有隐逸遁世的倾向, 崇尚隐逸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杰作奠定了山水田园诗自然、素朴、简洁、含蓄风格的主流地位, 涵育出山水田园诗注重神韵美、意境美的艺术品味, 但陶、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不同的意境特征: 陶渊明诗呈现出静穆的境界, 王维诗则呈现出静寂的境界.

5.学位论文 陈玉杰 陶渊明诗歌的“静穆”论 200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典雅静穆被看作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朱光潜先生首先提出的诗学“静穆”说认为,“静穆”之美是诗歌艺术的一种最高理想。围绕陶渊明的“静穆”说引发了不少争论,文章分三部分对“静穆”范畴进行了阐释。首先是从“静穆”争论切入,结合时代背景和主体个性分析了争论的实质:其次则紧紧围绕陶诗“静穆”范畴,从静穆思想、静穆技巧和静穆风格角度来进行论述;最后,在前面基础上揭示“静穆”说所折射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文章分三部分对“静穆”范畴进行了阐释。首先是从“静穆”争论切入,结合时代背景和主体个性分析了争论的实质:其次则紧紧围绕陶诗“静穆”范畴,从静穆思想、静穆技巧和静穆风格角度来进行论述;最后,在前面基础上揭示“静穆”说所折射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6.期刊论文 董小伟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哲理 -文教资料2005(3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其时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学思潮则异常活跃,玄学清淡的思想占据上风,并影响到此时的文学创作.陶渊明是这个时代最杰出、最优秀的"产儿",他用真性情、真人格写焕发出来的诗歌,特别是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7.期刊论文 王静 古诗词中描写意境特点之比较研究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

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虽然都取法于自然,但陶渊明以写田园诗为主,谢灵运以写山水诗为主,这源自于他们不同的审美趋向,生活经历以及人生追求.

8.期刊论文 李开明.LI Kai-ming 玄学与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诗歌风格探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3)

陶渊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田园诗影响深远.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表现了诗人平静悠闲、自由自在的目标追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道出了诗人返朴守真、任性自然的哲理,陶渊明在平淡中饱含着炽热思想感情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风格,应该说和老、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深深烙下了东汉"玄学"的印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特点,创造出一种"静穆"的美学境界.

9.期刊论文 葛琳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 -社会科学论坛2007(16)

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辛弃疾以英雄词人的立场树立了接受史上陶渊明豪放的新形象.

10.期刊论文 向彪.XIANG-Biao 陶渊明的晚年心态与晋宋易革 -怀化师专学报2001,20(4)

通过对晚年陶渊明对晋宋易代这一政治事变的感触与反应、隐居不仕志节在易代前后所表现出的坚定程度、"固穷"思想在易代前后的发展变化等三条线索的追踪考察,认为晋宋易革这一重大政治事变对晚年陶渊明的政治态度、生存方式、人格理想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陶渊明的晚年心态与这一政治事变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

引证文献(1条)

1.赵乖勋.于素香 论陶渊明的豪放[期刊论文]-鸡西大学学报 2008(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xxyxb20040103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