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胭脂扣》:如花形象的悲剧性

【影评】《胭脂扣》:如花形象的悲剧性_胭脂扣影评

电影版《胭脂扣》梅艳芳饰 如花
图片来源:极速宽带

文/宋偲瑄 (www.NIUBB.NEt)(来自简书)

《胭脂扣》是香港九十年代通俗小说的代表之作,也是香港电影的经典作品。原著作者李碧华以夸张变形的历史传奇,荒诞不经的生死轮回,鬼鬼怪怪取胜,《胭脂扣》正是以倒叙和插叙的手法描述了石塘咀青楼女子和十二少爷近五十的纠葛往事。

通俗文学在香港的兴盛,与香港的工业化进程几乎同步,自五六十年代与香港成熟的市民阶层一同兴起,发展到九十年代面临九七恐慌,在一种世纪末情调的弥漫中,以李碧华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家的笔调,似乎不能去庙会从日常生活的品味/体悟而设个年华出来的情爱故事,而是从过去与未来的云烟中严重挑起的由命运带来的不安/困惑于焦虑——过去与将来都是美好的,温爱可掬,偏偏当下是冷酷而无序的。

而这种模糊的迷惑和不安恰恰是黑格尔悲剧理论中悲剧人物形象的诞生条件:人物对所追求的目的抱以验证的态度并拉开认真的架势要去实现它。悲剧人物形象的形成经历一般世界情况,动作和性格三个阶段。而香港社会政治变革为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的深刻却模糊的变化,恰恰为这一阶段通俗小说中小说悲剧人物形成提供了社会思想的温床。

悲剧是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戏剧]题材。悲剧是包括死、痛苦等内容,且主要以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传达哀傷和哀痛的戲曲或文學类型。悲剧的经典题材是男女相恋却不能结合,英雄的悲壮人生,家庭破碎,社會问题和國家覆灭等。

从人物关系的形式上分析,《胭脂扣》中如花和十二少相恋而没有结合,符合悲剧的基本形式。本文意欲通过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艺术发展动力的相关内容分析如花悲剧形象的根源,通过黑格尔悲剧理论中对古希腊悲剧的哲学阐释分析如花悲剧形象的结局。

【影评】《胭脂扣》:如花形象的悲剧性_胭脂扣影评

胭脂扣剧照

(一)黑格尔之艺术发展动力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动力在于内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统一是对立统一,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之间存在矛盾,悲剧情节的发展过程就是克服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如花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感性追求和对于社会伦理现实认知的理性在徘徊斗争,一步一步推进了悲剧情节的发展。

在这种理性和感性的残酷碰撞之下,如花在“妥协”和“不死心”之间举棋不定。最终“不死心且不甘心”的感性占了上风,爱情故事的高潮也随之而来,如花下定决心“我们一起死。”并且立下约定“今生不能如意,来生一定续缘。”若只到此,故事固然是悲剧结尾,二人败给了社会伦常,然而如花这一人物的悲剧性却远远没到尽头。文章在结尾处才挑明十二少畏死,让如花一人孤独的赴了黄泉他却爽约。

由以上分析可见,如花这个人物的悲剧悲剧性在于她在妥协于理性和时代背景与跟随于感性和个人心意中痛苦挣扎,最终选择屈从于感性。但就在她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对等的十二少的感情回报。因此,如花的悲剧是她从出场开始就奠定好了的,由于她于十二少彼此地位和关系的不同所造成的悲剧,即是超越了人类能力范围之外的不可解悲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她个人感性和理性的碰撞更加剧了这个悲剧的深度。

【影评】《胭脂扣》:如花形象的悲剧性_胭脂扣影评

胭脂扣海报

(二)黑格尔之古希腊悲剧的内在和解
依据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古希腊悲剧结局中有一种叫做内在的和解,即主题自身的分裂与重新统一。这种和解既保全了主题又重新确立起实体的尊严,从而使主体获得一种由衷的满足与欣慰。这种和解方式所引起的主题的满足与欣慰便成为古希腊喜剧的出发点。主体即使遭到了失败且目的并未实现,也能凭借爽朗的心情和随遇而安的精神而超脱于本应令人沮丧的后果之外。主体之所以能如此超脱,一是因为主体本身的乐观与自信,二是因为他要实现的目的本身就缺乏实体性或者说他要实现的目的不是他真心想要实现的,如此一来,在目的未能实现时他也能超然其上,欣然接受这种结局。

当如花采取安眠药和吞鸦片的双重自杀办法胁迫十二少和自己共赴黄泉以求来生时,如花的内在动机已经由纯粹的正义性爱情转为非正义性的贪婪和乖戾。五十年后重返阳间再寻十二少未果,悲剧性的结局形式内在却是自我消解的过程。

如花寻人未果这一悲剧性的结局形式恰恰是如花自我的实现,即便寻人得成,未吞食鸦片的十二少已经违反她内心真正想要的一往而深超越生死的爱情,寻到阳间的十二少,并不是如花内心真正想要实现的目的。至此,读者和如花都已经认识到了以谋杀形式实现主体目的之不正义性。

【影评】《胭脂扣》:如花形象的悲剧性_胭脂扣影评

胭脂扣剧照 结尾段

黑格尔提出了“让观众笑”与“让自己笑”两种喜剧的区别,认为后者是理想的喜剧形式。让自己笑得喜剧是指人物抱着游戏的态度看自己要实现的目的,对目的不能实现也是一笑了之。让观众笑”的喜剧中人物对待目的是认真的,一旦实现不了则会痛心疾首,自然笑不起来;“自己笑”的喜剧,人物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目的的可笑性,因此在目的未能实现时也能欣然接受,笑而纳之。

如花企图以逼迫十二少殉情的方式完成自身爱情目的实现,在起始点自然当局者迷,而当迷雾和怅惘和幻想一起随烟散去,奈何桥上,孟婆汤前,未尝不是释然一笑。

作者简介:宋偲瑄
90后港漂 北方人在香港
2015年6月本科毕业:主修经济 辅修中文
2015年9月硕士在读:国际银行与金融专业
2015年兼职:私人理财及公司福利管理经理
爱好:写文章 混迹简书

【影评】《胭脂扣》:如花形象的悲剧性_胭脂扣影评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