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指南 1概述

1. 1区域与社区

1. 1. 1区域

1.1.1.1区域的概念

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与区域相近的词有"地区"、”地域”其实质是一致的。只是

"区域"是泛指,而"地区"则是特指,如华东地区";区域"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

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某一区域某种资源的发现和生产,会影响 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某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会改变了整个区域的城市格局和系统。

② 结构性,

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

区域的 结构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区域结构源于区域的联系。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结构。

1. 1. 2社区与农村社区

1. 1. 2. 1社区的概念

人们对"社区

"可能有各种不同理解,但对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看法比较一致。第一, 社区是社会和区域的共同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区域性质;第二,社区反映不同地区人口、群体、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社会基本要素的差异和 社区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 生活方式和民情、中国农村社区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社区结构、功能,其社会关系和

(1)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城郊社区和一般农区。城郊社区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社区。这种类型的社区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近郊的农村社区,由于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起到一般农村社区先导的作用。

(2)按经济结构即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村、渔村、矿业村、牧村、综合村等社区。

(3)按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分类,我国现在一般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设衬民委员会,自然村设

村民小组。

(4)按聚居规模和社区生活服务的功能大小可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基层村是农村中从事 农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生活服务设施很少F中心村是从事生产活动较大的居民 点,有为本村和周围基层村服务的较多的设施,如商店、服务点(如理发等)、完全小学或不完全 小学等。

(5)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分为散村、集村、小集镇等社区。有些学者认为, 小城镇社区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了,因此,不主张放在 农村社区的范畴之内。另外一些学者主张将集镇社区放在农村社区中,作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一 种类型来加以讨论。其主要的理由是:农村社区的不同类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城镇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过渡形态。从农 村社区变为小城镇社区再变为城市社区,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1. 2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

1.2. 1农业及其功能

根据习惯划分方法,农业大体上可以分成农、林、牧、渔四个生产部门,每一个部门还可以 进一步分成更小的部门或生产类型。每一个部分都相对独立,各自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同时相互之间又密切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根据生产、研究和管理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例如,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又如,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上述两大类农业生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粮棉油为主的大田作物生产,以果树、蔬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生产,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及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 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根据各国的具体自然条件和生产实践,农业通常还包括林业和渔业等部门。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为了区别起见,前一个农业通常称为大农业,后一个农业通常称为小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自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和经济系统。在人类社会的经济

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至惟一途径。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

1. 2. 2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农村从来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区域,而是同时存在许多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生产部门。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农产业即使是与农业无关的非农产业,由于收入方面的作用,对农户和农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将增加的收入直接投入农业生产,也可以用来增加教育、推广、文化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从而间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 人均生产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其边际产品的数量 和从事农业生产的边际收入也将显著增加。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提高农业生产的总收 入和边际收入两方面刺激农户增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再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越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高。同时,由于非农产业的收入较高,非农产业生产者对农产品的收入弹性系 数也较高,他们不仅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人口增长速度,而且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 较高的市场价格。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增加农产品生产者的收入, 刺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坏对方的生产条件,从而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全面协调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发展规模,力争社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和高速发展。

由于农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整体性,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表现得比城市更明显。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才能在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之间实现良性循环。

1.3发展与发展观

1. 3. 1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 3. 1. 1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次大战以后,对"发展

"的研究逐渐成了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但什么是发展,由于各学 科对发展研究的侧重点各异,视角不一致,一直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综观不同学科 对发展概念理解的差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生态环境、人口等各个子系统,社会发展是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社会有意识地逐渐向科学和成熟变化的过程,目的是实现既定的、估计可行的社会和经济进步。这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由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方面组成 的。

第三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进步与优化。 显然,上述观点的分歧实质上是对"社会"所涵盖范围的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从广义上理解社会,社会发展包含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由第二种观点到第三种观点,是对社会理解逐渐狭义化的过程。

20

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以及国际间经常用"社会发展"一词来表示与经济发展相平行的概念。从发展观的演变历程看,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经历了由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直至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 产出增长。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经济发展的涵义 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某些制度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定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产出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系 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而谈发展。但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

1. 3. 1. 3社会发展

二次大战以后,无论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社会问题的干扰,

社会发展研究也流行起来,并同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由于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

同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进步,在与外部世界平等交往中重新确立自己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问

会有机体规模的增大或社会系统的作用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合理化,为经济发展创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增进人们的幸福,促使人的潜能的发挥,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只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发展顺利进行。因此,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1.3.2发展观的演进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到"增长极限论",再到 "综合发展观飞到"可持续发展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1. 3. 2. 1经济增长论

这种观点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二战结束以后,一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自然成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另外,西方各国为谋求战后重建,同样面临着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期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标。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战略,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大多数国家带来GN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开始对"发展就是增长"的思想进行全面反思。特别是1971年由麦多斯等人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震动。

增长的需求。未来粮食的供给,决定于土地和淡水的数量,还决定于农业资本,农业资本的形成又依赖于资本投资。而允许资本存量增长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未来粮食生产的扩大实际上决定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利用性。至于环境污染有些直接与人口增长或农业活动有关,有些直接与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有关,有些与两者都有关系。由于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吸收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就会到来。

《增长的极限》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该书的性质及其假设和论点上。有人批评麦多斯忽视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有人指出麦多斯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动作用。

1. 3. 2. 3综合发展观

在对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反思的过程中,除形成了像"增长极限 论"这样的悲观

论点以外,另一种新的发展观一一综合发展观也应运而生。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 构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所谓整体的是指发展模式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观点,既要考虑到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各个方面,又要看到人们相互依存关系中出现的多样性,任何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从人类社会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所谓综合的是指各个部门、地区的协调一致,发展不是各个部门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过程,最终获得总体的最佳发展;所谓内生的则是指充分正确地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来促进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应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重走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老路,应寻找新的发展途径。

1. 3. 2. 4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环境问题遍布全球并愈演愈烈的现实中,在采取了各种各样科学技术手段而未能根本奏效的情况下,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以后,所得到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伊始,联合国大会成立了由当时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高级专家委 员会。该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 展战略,是人类求得自下而上地发展的唯一途径。随后又在1992年6月于里约热内卢、1994 年9月于开罗、1995年3月于哥本哈根先后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可持续发展成了世纪转换之际最重要的命题和各国尤其是重大国际会议所关注的焦点。

在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定义中,得到了最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的定义是布伦特兰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全部重要因素中,人口是中心,经济是基础,环境是前提。布伦特兰的这个定义至少体现3个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包括代内与代际间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在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实现人类 的长远发展;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显然,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又不可分割。

陷阱论;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论;纳克斯的贫困 恶性循环论等。平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 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 ,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 1. 1最小努力命题论

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努力使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剌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剌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10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_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2.1.2低水平陷阱论

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痛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2. 1. 3大推进论

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强调 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 业各个部门都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此论在发展中 国家较有市场。

2. 1. 4贫困恶性循环论

贫困恶性循环论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2.2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等) ,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并认为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整体的行为。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

2. 2. 1梯度推进理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应用广泛的理论是"梯度推进论",它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将这种产业的生命周期 阶段论引入了区域经济发

经济繁荣的阶段,无论在经济或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因而,新兴产业和高技术生产部门适宜于在较发达地区布局,而传统的产业部门,适宜于在技术、资金 和劳动力素质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或低梯度地区布局。

(2)由科技进步引致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和集中。

(3)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首先是按距离远近向外围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局部推进,而总体范围推进则按梯度高低顺序,跳跃式地向周围扩展,即先向第二梯度地区推进,随着产 业生命的盛衰,再逐步向处在第三、四梯度的地区推进。

(4)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将造成地区间两极分化。

2.2.2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它主要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认为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他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中心(或极) ,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些少数"中心"对其他经济单位 存在着支配效应,这种支配效应主要来自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经一些学者的研究,这一理论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经济空间的概念进一步拓展到内容更为广泛 的区域范围,它不仅包括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变量之间的结

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 现象的区位关系,增长极既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从而提出了区域增长极概念。 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无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理论,还是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的应用,

方面:(1-3) (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

(2)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 成增长极的形成。

(3)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理论上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 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者都可以 从不同的方面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 的。一般说来,在增长极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 削弱,扩散效应则加强;再进一步发展,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极化和扩散机制互相作用, 推动整个地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地区间的差距。

2.2.3中心一外围论

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被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2.2.4 "区域成长"理论

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认为: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不平衡成长,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成长,此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即所

佳经济效益,强行推行平衡发展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2)不平衡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并可实现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如果忽略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把握不了中国的经济现实与发展趋势,改革开放的 实践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不平衡发展是主要的理论基础。但考虑到我国向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倾斜的政策造成了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矛盾问题,因此在实施不平衡发展的同时,应当进行协调发展。而且,不平衡发展也并非总是向东部沿海倾斜,我国"九五"及2010年计划已开始向中、西部倾斜。

(3)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实行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认为在不平衡推进中,应把重点发展和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将东部 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边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建设 和优先增长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和东、中、西三大地带各地区经济有 序的连续增长和协调发展,在缩小区际政策梯度差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际 关系,减少区际间的矛盾和摩擦,充分发挥东、中、西三大地带各自的优势。

(4)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均较少涉及可持续发展观。我国中、西部发展决不能走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此,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工厂、企 业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对高污染的工艺和工厂则应拒之于门外。对新的企业,无论东、中、 西部地区,都应注意厂址的选择和"三废"处理问题,一些资源性企业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5)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都有其应用价值和适用条件,同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和争论都最大的"梯度推进论"而言,梯度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现实,表现在地理梯度、技术梯度、产业梯度、经济发展水平梯度等方面。因此,当较发 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以其资金、技术、管理、产品等优势向低梯度地区推进,是客观实际情况使然,同时也是一些欠发达地区所欢迎的。但问题在于这种推进不一定要按照梯度的顺序,因为即使在较发达地区内部也存在着不同梯度,更不能按东、中、西三大梯度顺序进行推进。再者,以技术梯度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要较中、西部地区高出许多,但中、西部的航空、 航天技术,军转民中某些技术及部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其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 的某些资源开发技术也是领先的,完全可以逆梯度推进;第三,中、西部的发展应该高起点,有 条件采用高科技就不走传统技术的老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也决不是东部沿海地区才 能办到,中、西部地区某些方面同样具有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条件,特别是资源开发方面 的技术、设备。这些都是梯度推进论较明显的局限性。

(6)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首先应对区域划分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标准。不同 的区域划分会产生不同的对策,这是研究区际收入差异、区际经济增长率差异、区际经济联系 方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按东、中、西三个大地带划分,仅能在实行宏观调控方面有一十分粗略的导向,而在付诸实施时,则需要更具体地对三大地带中的各省市、自治区甚至各县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研究将会发现,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是极其不平衡的,存在着不同级别的增长中心,虽其辐射力不同,但可以采取中心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来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而在几个省交界处的落后地区,则可由几个省联合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区域发展的条件

3. 1自然资源

3. 1. 1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来源,以及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及开发利用条件等都将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概念也在变化,那些在当前不能为人类利用而 转化为自然资源的自然环境因素,可能在今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 进步而被人类利用,转化为自然资源,

源是有限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可更新的自然 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合理利用和 保护自然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②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殊的地域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地域差异(区域性)不但表现在不同区域同一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别,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自然资源品种组合上的差异。这两个

方面的差别,都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产生重大影响。 ③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 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自然资源的这种整体性特征,要求人们在自然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坚持全面研究、综合开发的原则。

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等组成,其中,后两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所以,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资源。

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但是,一个地区存在某种资源,并不一定就能发展某种生产活动,因为某种生产活动的 发展不仅受资源条件决定,而且还受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以及市场供需条件等决定。所以,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一方面对作为直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开发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另一方面对 自然资源的不断加工而形成的间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迅速扩展。这似乎使人感觉到当 今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发展的基础作用大为减低。实际并不然,因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只说明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增 多,或找到了某种自然资源的可替代物,或对某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暂时摆脱了某种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或性能上的限制,但并未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对自然资源不断加工所形成的间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迅速扩展,也是以作为直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

为基础的。所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是脱离不了自然资源的。

(1-3)

然物质基础,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例如,当粮食单产一定时,耕地面积越大,粮食生产的规模就可能越大。相反,某些自然资 源的数量越少,对区域生产发展规模的限制也就越大,如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就构成了限制。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同一种资源,其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不同,则开发利用的方式不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市场售价等也就不同,经济效益存在差异。

(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有某种资源,就有可能发展起以开发利用该种资源为主的产业部门。因此,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 可能导致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的产业部门的发展,即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

3.2人口与劳动力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作为生产者的人口即为劳动人口,这些人口要作为劳动人口,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技能与经验结合而形 成的劳动能力。虽然有这种劳动能力的人口只是区域总人口的一部分,但其生产却要为整个区 域的所有人口服务。作为生产

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人口的多少及其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区 域的生产规模、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用作区域发展的投资的积累水平。后两者又反过来通过 消费和投资再次影响到区域生产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人口 稀少的地方,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受到人口数量(或更确切地说为人力资源)不足的限制。而在人 口稠密的地方,则不会存在这种限制。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口数量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相 反,在人口过多的地方,由于资源的限制,生产规

模不能与人口规模同步扩大,将会出现人力资 源过剩,失业问题严重,人口收入水平不能提高,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问题,从而影响生产规模扩大,不利于区域发展。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区域人口素质对区 域发展的影响就是人口的体质、文化技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共同作用的集成。人口素质好的区 域,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人口所创造的价值也高,区域社会稳定和 谐,从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就高。相反,人口素质差的区域则低。另一方面,人口素质与 人口数量一起又影响到区域生产的部门构成。劳动力多,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则有利于发 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少的地区,要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或较大的生产规 模,必须借助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工具(即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来从事生产,相应地其劳动者就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质。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一般发展在人口素质高的区域,而技术落后的 产业部门则存在于人口素质低的区域。因而,人口的素质影响着区域生产的部门构成。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作为生产主体,即劳动力的人,只有和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源在时间及空间上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开展并完成某种生产。所以资源的开发,生产的发展总是从人口分布稠密的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扩展的,历史上新的资源的开发,疆土的扩展总是与人口的迁移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同步进行的。如,解放以后,向东北及西北边疆的移民,使边疆地区人口密度增加,经济得到了发展。昔日的北大荒成了米粮仓,戈壁滩上建起了石油城,使解放前生产布局不平衡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变。可见,人口分布是影 响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

3.3技术条件

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技术来自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指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 验等精神范畴的东西,是技术的软件,为技术的决定性因素。在科学比较落后的时期,技术和科学一直是遵循各自的道路发展,技术不超出单纯经验的范围。近代科学兴起后,技术主要依靠自觉的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实验的成果。进入现代科学技术阶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有人甚至将技术的定义改为科学知识在生产上的应用。二是知识、经验的物化成果,即生产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技术的硬件。

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条件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提供了区域发展的可能性,而技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没有一定的技术,区域生产无法进行,经济不可能发展。目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已达到50%--80%。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区域发

4个方面:

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技术越是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越是广泛,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越能够充分体现。

(2)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一般认为,扩大生产,增加产出,有两种办法:即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完全靠增加要素投入)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靠提高 要素的效能,用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或用同量的投入获取更多的产出)。技术进步的作用就表现为后者。从这个意义讲,技术进步就是指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同样产出量下,技术进步就意味着对投入要素的节约。按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特点,技术进步可分为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3种类型。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能力。

(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 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技术 的提高,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消 费,可能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专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工业原料结构改变,农产品原料比重下降,工矿产品 比重上升,从而使生产和加工工矿原料的工业部门得以形成发展;技术的进步,再加上生活水 平的提高,也使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食物消费下降,耐用消费品、住房、劳务消 费增加,从而提高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地位,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10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_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屋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 括劳动力〉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即在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 变动的基础上,一部门内劳动投入的减少,相应扩大了其他部门(特别是新增部门〉的劳动需求,或者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因技术进步,使收入增加,而产生的需求增加)增加劳动投入。 4区域发展战略

4. 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

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

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 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开发战略。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 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空间开发战略是对上述内容进行地 区配置,以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空间开发战略的重点内容是确定开发方式,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地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安排。

4.2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4.2.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

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因此应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使人们无所适从。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又称近期 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目门、项目和地区,而不是某一个项目或企业。战略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 性,是在区域发展中较长时期能发挥作用的部门或地域,而不是只在短期内发挥作用的行业或 某一局部地方。

战略重点通常在如下几方面考虑:①竞争中的优势领域。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 基础,交通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因此,通常会在农业、能源、教育、交通等部门中 选择战略重点。③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域是一个整体,各部门、各地方是一个有机联系、 互相制约的组成要素。如果某一部门或某一地方出现问题会制约全局的发展,会影响到整个战 略目标的实现,那么该部门或地方便会成为战略重点。对区域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资金、劳动力 和技术方面进行重点投入,整个区域的发展力度就可以大大提高。四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

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规划工作需要注意的。因为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时期,各地区面临的环境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会发生改变,因此战略重点会相应作出调整,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4.2.3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

略目标确定后,是采取全面推进还是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为主还是依靠外援为主去实现目标,这就是战略方针问题。

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须要简明、扼要,使人们容易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全是细微末节,又不能过于空泛,流于形式。战略方针切忌公式化、一般化。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例如,为了保护耕地面积,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 则,按供给决定需求的方针,各地便易于实施和执行,土地利用规划也较易编制。耕地总量平衡 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保证现有耕地不再减少。这是人多地少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但是耕地总量平衡有一定的地域概念,哪一级行政单元做为平衡的单位?是规划期末实现平衡,还是每一年份都必须平衡?是否允许在某些地区某些年份暂时失衡,以维持正常的必要的经济建设,然后通过年际调节实现耕地的总量平衡?为了减少这些论争影响保护耕地的目标,有了按"供给 决定需求"的方针,土地管理部门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非农建设用地的过分扩大,使耕地得 到较为有效的保护。

4.2.4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 1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5. 1. 1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 在宏观意义上是以一个

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分布及其变化、国家的人口政策和就业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农业经 营形式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会影响到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的变化。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衡量反映指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条件下,劳动者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往往用性别、年龄、体力强弱来评价人力资源的质量;而在现代社会中,智力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体力因素的作用相对下降,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高低已逐步成为衡量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指标。

5.1.2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数量大,质量低,开发利用不足。人力资源质量不高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阻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展水平低的农业部门 不可能吸引到高素质劳动力前来就业,从而只会成为低素质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场所,如此循环 反复,束缚着农业、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发展。我国农村中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现象十分普 遍。据测算全国农村中大约还存在剩余劳动力1.5亿人左右,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是 21世纪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5.1.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是一种非常特殊资源,它既是劳动资料的消费者,又是劳动资料的生产者, 其它资源的开发潜力有限,只有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只要开发得当,就是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我国农村人口

众多,潜在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既 是21世纪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本身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当低,使得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变成 了现实的劣势。因此,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从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角度出发,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5.2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

5.2.1农村劳动力转移

5. 2. 1. 1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

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既包括在农业内部由种植业向林、牧、渔业的转移,也包括由农业部门向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1978年后,农村实行全面经济改革,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仅由种植业 转向林、牧、渔业和养殖业,而且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由农业转向农村非农产业部门实现就业。

5. 2. 1. 2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

自农村改革以来,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已使得不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为寻找就业机会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相对廉价劳动力。我国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的主要流向是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从同一个区域内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区域转移,一方面为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 区积累了必要经济发展资金,另一方面也为这些地区培养了经济发展必需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5. 2. 1. 3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人口和就业变动的现象。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在赋予农民在土地上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赋予了农民一定程度就业选择的自主权。据估计,我国目前每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7 000万人左右,其中有4000多万人进入大

我国农业生产条 件还十分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农业抗灾能力不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业生 产条件更差。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当前农产品比较充裕和国家财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的机遇,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以粮代赈的规模;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的支持力度,如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修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开展小流域治理,加快荒 山绿化,加强农村交通通讯电力建设等。

(2)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类型。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农业技术类型的 选择。我国农业技术类型的选择一定要体现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在农业技术类型的选择上应偏重采用有利于节省土地的技术。一般而言,生物技术的发展能起到用劳动力和现代生产要素替代土地的作用,而农业机械技术的采用则有利于用动力和机器来替代劳动力,因此,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应主要侧重于采用适合我国农业经营特点的小型农机具和排灌设备等,避免农业发展中过早地出现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现象。近年来出现的异地农业承包,是一种有利于发挥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作用的政策举措。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农 村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乡镇企业资本密集程度较低,其就业生成能力比国有企业 要高得多,在扩大农村就业方面,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转移行业来看,首先,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转人的是农村工业部门,非工业部门就业所比重偏低。从城乡布局来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农产品的深加工大都在城市中。这种的割断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有机联系的发展格局,不仅造成农产品原料的巨大损耗,提高了加工成本,也不利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和农村就业问题的解决。

(4)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要求来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相对滞后、总量仍然不足。农村第三产业的内容和结构都难于适应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 现阶段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在某些 传统行业中,由于区域之间产

业结构存在相似性,甚至已经出现了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局面。而 一些农村发展亟需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因此,在充分发挥农村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就业 作用的同时,更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农村就业。 6农村可持续发展

6. 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为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于1994年3月颁布了《中国 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共21章,包含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立法与实施、经济政策、费用与资金 机制、教育与能力建设、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农业与农村、工业与交通、通信业、能源生产和消费、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管理、团体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广泛内容。 《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三是保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相 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进一步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逐步由资源型经济发展过渡到技术型经济发展,并且这种发展要结合中国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惰,一是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二是农业大国。因此,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侧重点应各异,农村可持续发展是实施中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具体来说,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同 时,重点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增长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我国 西部地区重点是消灭贫困,加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要向高产、优质、高效方面发展;乡镇企业要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向着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生产方向发展。

6.2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亿人口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全部问题的一个根本 出发点。因此没有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完全有必要从农村 的角度出发,以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一整套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 2. 1我国农村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过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多年的农村改革大 大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还比较落后,正处在 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着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 化,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化,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时 期。这种转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农村都是经历并完成了这种转化而步入现代化的。我国农村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发达国家农村曾经面临过的发展与 问题并存的局面。只不过这种问题的成因、表现植根

(1)人口增长过快和耕地减少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

(2)农业投入不足,物质技术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基础设施长年失修,抗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3)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相当突 出,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粮食主产区出现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多增收少的情况。

(4)一些地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社会治安不好,封建迷信等社会陋习重新蔓延,宗族势 力、地方恶势力等重新抬头。

(5)我国现阶段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三废"处理能力弱, 资源利用率低等特性。

(6)水土流失,草原"三化"(即退化、沙化、碱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农村就业形势严峻。

(8)义务教育法在农村实施受阻,农村青少年失学、辍学现象还比较严重,农村人口教育水 平低下,文盲半文盲比率较大。

(9)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有待改进,婚、丧、嫁、娶浪费现象严重,投资意识与自我保障意识 不够强烈,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以及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费用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同步。

(10)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风险的增加缺乏行 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1)我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温饱尚未完全解决,贫富差距呈扩 大的趋势。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业,促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各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 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布局规划与产业政策指导,产业 技术装备水平低等,在部分地区,造成了土地的过度浪费、严重的工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显然,上述问题必然影响着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定应立 足于当前的发展水平。

6.2.2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界定的总体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二是与本国农村现实发展水平相适应。具体来说.

(1-4)

(1)发展的原则。我国农村虽经过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非常落后。农村经济不发达以及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农村现阶段存在的许多不可持续性因素,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是主要由于不发展所造成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经营和对环境质量的忽视以及乡镇企业的短期行为,也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食物短缺和低收入迫使的。因而只有保持较快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才能最终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为维持资源基础和保护环境,实现代际公平提供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为基础,否则,可持续发展会由于农民缺乏参与性而成为空中楼阁。如果企图通过限制农村经济发展来保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环境资本,则必然会加重农村贫困与 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前提。

(2)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要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性,都是为了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与发展,人的发展(智、能、德〉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是其他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要围绕着满足农村人口的需要与发展这个中心展开。

(3)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乡之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日益畅通,农衬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部 分,不可能孤立存在。因此,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要与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以城乡协调 发展为立足点,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4)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我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尽管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村可持续 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并且消除这种不平衡性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 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重点也各异。因此,不同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 近期目标与中期目标,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立。

6.2.3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

根据上述原则和国内外已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大致框架可设定为:国家以及社会各方要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与农业机械使用的普及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与先进的农艺过程,实施产业化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而有序 地安排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控制农村人口 的增长;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基层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育,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社会化组织程度,保持农

村社会稳定;优化农村

(1)农村经济:经济发展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是农村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基础。其发展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良品种;先进的农艺过程使 用的普及率;人均

10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_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GDP、人均收入;贫困人口规模;农村劳动人口从事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劳动生产率、投资收益率;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恩格尔系数;剩余劳动力比重。

(2)农村人口: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其发展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 面考察:人口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计划生育率;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适龄儿童失学率;每千人科技人员数;年人均文化教育费用;年人均消费水平等。

(3)农村社会:社会发展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其发展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20%最低收入人口的人均收入与20%最高收入人口的人均收入的比率;农村社会保障覆盖 面;农村刑事案件与民事纠纷发生率;农村社会服务网络;村委会民主选举比重;青少年犯罪 率;平均每万人拥有电话机数;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病床数等。

(4)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森林面积覆盖率;自然灾害损失;生活、生产 缺水状况;水土流失面积;三废处理达标率。

八五"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尚未平稳渡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群众的生育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计划生育工作稍有放松,有可能造成出生率再度回升。计划生育任务相当艰巨。

(2)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严重不足,是造成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措施不落实,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不健全,设备简陋,队伍不稳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避孕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3)农村人口质量低。人口质量包括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两方面。我国农村人口质量要比城市人口质量差,其主要标志是死亡率、平均寿命以及文盲、半文盲率等指标均比城市人口要逊色。

(4)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迅速,过剩劳动力的安置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难题。预计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亿的最大规模。这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从 而对社会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如何安置如此庞大的劳动力成为我国农村安定、繁荣和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5)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挑战。中国实行的人口控制在有效遏制人口总量膨胀的同时,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而且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的情况下到来的,这就增加了解决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将政策重点由提高一胎生育比例转向消除多胎生育;将政策实施重点由城镇转向农村,由发达农村转向贫困地区等。

(2)提高人口质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在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优生优育,搞好 妇女儿童的保健,提高健康水平。另外,必须搞好各种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技 能。

(3)调整人口结构。人口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人口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通 过发展小城镇和加速城市化来进行。地区结构的调整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

7.2农村教育

7.2.1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较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制约我国今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的障碍。在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又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现实情况看,还是从 未来我国实现现代

化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宏观大局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重视和促 进农村教育发展,无疑是国

(1)农业教育投入不足。以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看,我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与世 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上。由于教育整体投入水平不高,加之我国教育投入结构中,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关系失衡,使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愈加突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与其所担负的任务极不相称。

(2)艰苦的工作条件使得农业院校毕业生不安心农业工作,农业院校毕业生流失现象严重。

7.2.2农村教育政策措施

农村教育的重点在四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为农民致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要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三是要面向新的农业技术革命;

四是农业高等教育要面向市场,树立教育大市场的观念。

措施之一,国家要逐年增加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将规定的教育经费落实到实 处。

(2)调整教育结构,加大农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空间。农业职业教育应该大力发展。在开展正规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开办非学历的职业技术教育。

(3)拓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围。农业教育要着眼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范畴可涵盖从生产原料到加工食品,因此,农业教育的范围应该不断扩大,以市场经济变革对农业教育提 出的人才培养要求。

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对四类人群进行教育培训:一是"三后生气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不能升入上一级学校的) ,绝大部分在农村,要对他们进行农业职业教育;二是每年50万的复员军人,这是农村青年中素质较好的群体,要与部队配合进行培养;三是几百万全国乡村干部,这是农民教育的重点;四是农民技术骨干培训,分三个层次,即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科普教育,以形成塔式农村人才队伍结构。

7.3农村扶贫

7.3.1贫困的含义及测量

7. 3. 1. 1贫困的含义

贫困是指人们由于缺乏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 不能维持一

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然、经济和制度环境而不能提高生活水准的发展能力。

贫困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生存状态,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文化的和社会的。其二是发展状态,贫困是制约人们摆脱贫困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动态过程,缺乏发展的手段、能力和机会。

由于贫困可以区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线的划定也有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之分。就绝对中国绝对贫困线的确定,主要是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全国农村住户调查资料,选择农民人 均纯收入作为基本指标确定的。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206元,此后根据物价 指数变动逐年调整。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1999年为625元。相对贫困是指与同一社会内其他成员相比而言的生活水平的低下,相对贫困线的确定也就可以从社会其他成员生活水平的测量中获得。目前,国际上经常使

用的方法是将相对贫困线确定为不足社会成员平均收入水平的50%。

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财力增强后,可以对贫困地区给 予更多的扶持。但在近期内,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性的优胜劣汰,必然使基础差、起点低、经济 技术水平落后、商品意识差的老少边穷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在这种形 势下,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实际上被弱化了。

(2)扶贫信贷资金使用和管理亟需加强。扶贫信贷资金是我国扶贫投入的主体,但长期以 来在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地区过分强调承贷者的还款能力,把扶贫贷款的绝大部分用于 发展工业,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于支持真正能使农村贫困人口受益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贷款 到位迟,随意缩短贷款期限,担保难,扶贫企业和贫困户贷不到款等问题,比较普遍。

(3)反贫困投入力度与反贫困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称。从国际上看,反贫困主要靠政府财

政的无偿投入,大部分国家是用财政拨款给政府主管部门,或拨款给政策性金融机构,为金融 机构的扶贫贷款提供贴息并承担部分经营风险,同时在利税方面给予特别优惠。我国的扶贫投 入主要靠贷款,而且近几年来对扶贫贷款的财政贴息不能及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 机构对贫困地区的贷款能力和积极性。对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由于环境差,很难找到贷款 风险小、效益高的经济开发项目,贷款运用困难。因此,要靠大量扶贫贷款脱贫致富是很难的, 必须象国际通行的那样主要使用财政投入结合民间救济进行扶贫才能奏效。 7.3.3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

7.3.3.1农村扶贫目标

根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今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 标是: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 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

消费掉,没有形成生产开发能力,只输入不产出商品效益,形成了贫困农户"吃粮靠返销,生产 靠救济"的状况。改变这种扶贫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直接的扶贫,而是否定"救济式"的方式。 将扶持的财物直接拨给或贷给贫困户搞产业开发,仍然是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但首先被扶持的 农户,对要开发的产业产品,会生产经营,稳定增加自己的收入;其次是本乡村的领导要强有 力,能促进被扶持的目标实现。

(2)利用扶贫资金组织企业搞开发项目建设。实现扶贫经济实体化,通过经济实体连接贫 困的千家万户。这是多年来总结扶贫方式所肯定的经验。首先是运用当地现有企业或聘请能 人来牵头,其次是利用群众团体和中介机构来组织,第三是个人、单位支援的扶贫大片安排的 专项建设。这些扶贫方式,再经过进一步延伸拓展,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综合经 营体系,在逐渐积累雄厚资产基础上,减少经营风险,取得金融上的信誉。这是利用市场机制脱 贫致富的重要方式。

(3)贫困地区农民自愿组成经济合作组织,带动贫困农户脱贫。由农村能人牵头,通过开发 产品,进行共同经营。这种方式,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曾被贷款银行所接受,因为脱贫效果比较 好,偿还能力比单个农户好,在我国应该根据贫困地区的当地条件,有针对的推行,也是扶贫的 一种好方式。

(4)选择和培植支柱产业,组织连片开发,建立区域发展基地。从经济资源联系紧密,有共 同特点出发,将跨材、跨乡、跨县,甚至跨省的区域,作为扶贫整体来考虑各层次支柱产业和开 发项目。构成上下游产业紧密的链条,并同国内外市场连接,从而摆脱被扶持的项目和农户孤 军深入看不到大趋势的缺陷。形成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支撑,一般达到户户有专业、村村有产品, 乡乡有产业,县县有项目,连起来是基地,既可以是有厂房的企业,也可以是无厂房的企业。

(5)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目前贫困地区大多十分封闭落后,人口文化素质很低,脱贫致富的能力很差。因此,要通过义务教育、成人扫盲等活动,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

平,这样就可以接受新观念,从而认识落后,认识贫困,增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同时要向贫困地区传授和推广农业先进适应技术,真正坚决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最终还要靠科学技术。并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原则,事民少生优生,尽快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态。 7.4农村社会保障

7.4.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7. 4. 1. 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相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一种安全阀机,社会的稳定。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其目标是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1)社会保险。指劳动者及其家属由于生育、年老、疾病、工伤等原因而苦业,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时,根据立法享受的、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帮助的社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2)社会福利。即由国家或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高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它偏重和福利服务,不带任何前提条件地给予每一位符合规定的公民。

(3)社会救助。是指劳动者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 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担 障制度。它是一种公民享受的基本权利,其目标是克服贫困。社会救助一般 然灾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项目。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国家或社会依据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哥 的资金和服务的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主要是对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社会群体。

7.4.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就基本特征而言,依然是一种家庭保障。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从事生产劳动,以取得生存资源并向无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提供生存保障。集体提留并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公益金所起的作用不大,且范围有限,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未在农村设立。可见,改革以前城市和农村采取了两种不同的保障制度。 城乡社会保障因之出现了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是适应当时国家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形成的,是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其有重要影响。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曾对其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它的固化则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后果,并由此而引致一基本的生存保障功能,但享受范围十分狭窄。如老年保障,只能保障 保户"最起码的生存需求。对绝大多数社员而言,依然只能依靠家庭保障,只Z 下(如发生天灾人祸)才可以获得集体救济,且标准很低。然而,改革以来,上述集体保障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迅速走向衰落,同时,伴随农村集体经济的衰落,难以实现计划经济时代集体保障的组织功能。这样,即使"五保户"、贫困户等特殊对象需要及时提供生活保障, 也难以实现。农民生病乃至因病陷入贫困,由于依附于集体经济的合作医疗的解体,亦无从得 到帮助。显然,农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和生活的风险。

(2)农村家庭保障的作用逐渐降低。我国农民保障自古以来所依赖的土地的作用逐渐弱 化。农村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化而难以实现。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和政策逐步放宽,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而流向城市人口大部分 为年轻人。大量年轻人口流向城市,加快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农村人口老龄化向养老保障 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原先的家庭保障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子女数量减少与人口流动化而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迅速的分化。农村改革以来,农户家庭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形成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突破城 乡分割封闭的格局,

从而使农民进入市场,参与流通,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与冲击,农民面临着双重风险,一是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风险,二是面临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风险。正在经历从封闭、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中逐步转变过来的农民,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以促使他们进入安全网去迎接和抵御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7.4.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

7. 4. 3. 1总体思路

改善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它对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 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仅是改革与 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举措,而且也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

(2)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 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实践证明, 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应积极发展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向 社会医疗保险过渡。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在农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的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 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养老保障试点工作。

发展农村社会化保障事业,但从目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看,家庭是农民生产与 经营的基本单位,由此而决定家庭有义务也有能力对其成员提供生活保障,因此,农村居民的 社会保障必须要坚持现代社会保障与传统家庭保障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保障所具有的物质 生活保障、生活服务保障和精神生活保障等多重功能。

(2)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责任。但目前我国农民人口基数大,农村经济还不发达,国家财力有限,国家不可能把9亿农民的社会保障全包下 来。同时,我国农村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集体及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强弱 悬殊很大,在一定时间内,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全国农村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不可能同步,不能搞"一刀切",只能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3)坚持商业性保险与社会性保险相结合。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实际情况来看,政府 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救灾、农村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等3方面。这是政府为农民提供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政府不可能将农民的社会保障完全包下来,因此,构建农村社会保障网要坚持商业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8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

10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_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8. 1农村城市化

8. 1. 1农村城市化的涵义

对城市化的理解人们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早期理论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然后,人们渐渐发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伴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于是把城市化进一步定义为:城市区域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增加等这样一系列变迁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对农村的作用也日益加强,即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不断地渗透到

我国城市化的战略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为我国的城市化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与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职业角色就地转变、农村社区对城市文 明与生活方式的吸纳同时并进。

我国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农村城镇化的概念,他们认为,城市化就是以现有的城市来吸纳农 村人口的过程,而农村城镇化则表示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的过程。其主要理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如果只提城市化,容易使人们产生只有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才是城市化的错觉,在客观上造成忽视小城镇建设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用农村城镇化这一概念来表示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现象,并作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城市与城镇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至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转移的数量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以及同一

一个国家对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的选择,不该仅仅单方面地考虑城市规模的大小或所谓的由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实践总结出来的城市化规律以及国情,而应该用系统的观点考虑农村城市化问题,否则会得出片面的观点。现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是一种多途径、多元化的模式。具体来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城市化应采用不同的途径,实施不同的模式。 (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途径、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镇〉构成合理的城市网络群体。适当发展大、中 城市主要指在提高现有大中城市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增强其辐射功能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其规模,使一些基础好、位置适中的中、小城市发展为大城市或中等城市,现有大城市的发展主要在 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辐射功能上下功夫。

(2)中部地区的途径、模式:中部大多数地区主要是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鼓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中部地区更高一级的农村城市化即发展城镇网络群体打好基础。

(3)西部地区的途径、模式: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现阶段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是新建和发展若干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以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总之,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梯度结构,且农村城市化的水平与其相适应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态势。一个地区的农村 城市化的途径、模式取决于该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不同地区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以及实施城市化的具体政策和步骤应有一定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才能促进各地区间的相互分工和协作,并最终促进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向 更高级的水平迈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大、中、小

药的生产,新品种的培育等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方法与手段均需以城市工业为基础;即使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也离不开城市工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相一致的。沿海发达的城市工业与城市经济,也促使了沿海地 区农村社会现代化较内陆地区为先。

(2)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农村经济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 础;没有发达的经济作后盾,农村社会现代化只是一句空话。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而且是一个自然过程。农村社会现代化的 原动力是农村科技进步而引起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促进了 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而促使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逐步使 得分散的小农转变为融合于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现代农民,与此相适应的现代农村民主规范 与制度也应运而生。

(4)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农村社会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又是以城乡

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农村社会变迁运动。这一变迁运动包括:科学技术在农村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农村内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农村人口的内、外部社会流动日趋频繁,其聚居方式也由分散向集中发展,随之而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也将发生激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高, 农村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乡村工业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城乡物流、信息流、人流的畅通,城乡差别日益缩小逐渐趋

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农村社会变迁,是一项伟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 工程。为了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

(1)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农业生产的好坏,是关 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 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 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 化转变。

(2)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 包关系,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具体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与稳定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农户家庭经营与适度规模 经营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土地整治与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关系。

(3)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的长远方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和十分重要的条件。要立足于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统一,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4)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的繁荣。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5)积极发展农村科技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根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 学技术,科

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的重要方针,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科技事业,不断提高广大农村 居民科学种养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6)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培育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的目的 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改革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积极而慎重地开展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基层社会组织,使 农村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7)给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农村社会现代化作为一种区域现代化,不仅仅需要农村社会内部各方面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上形成协调一致、共同推进的关系状态,而且还需要外部社会环境给予有力的配合,因此,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还应包括给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应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完善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的统一性程度;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打破城乡隔离,形成城乡平等的社会机制,以促使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功豪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第1章、第2章、第7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第7章、第11章、第12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1章、第12章、第13章).北京:农业出版社,2003

4、霍虎渠主编.农业概论(第4章、第5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第1章).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样题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社区

3.农村社区

4.经济发展

5.社会发展

6.经济增长论

7.增长极限论

8.综合发展观

9.可持续发展

10.区域发展战略

11.平衡发展理论

12.不平衡发展论

13.贫困恶性循环论

14.大推进理论

15.低水平陷阱论

16.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17.中心一外围论

18.人力资源

19.农村社会现代化

20.农村城市化

21.人口老龄化

22.贫困

23.贫困线

24.社会保障

二、问答题

1.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2.简述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3.简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4. "综合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5.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7.简述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8.简述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9.简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

10.简述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

11.简述梯度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

12.简述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1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

1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

15.农村社会现代化内涵和特征?

16.试述农村城市化的基本涵义。

17.简述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

18.简述我国扶贫政策的主要政策措施。

19.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20.简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述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2.论可持续发展观。

3.试述区域发展的条件。

4.试论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5.如何认识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6.如何认识农村传统家庭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关系?

7.试比较平衡发展理论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8.联系实际说明区域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9.试述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开发战略。

10.试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

11.论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12.试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