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视剧12大特征(上)

60年代,中国家庭拥有电视机,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种电子管的、苏联产的笨家伙。电视台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节目,没有电视剧,只转播电影。那个时候,欧美家庭早就已经普及了电视机,美国广播电视产业,已经借助录像化编播对好莱坞造成第一次巨大冲击。老牌的热播肥皂剧,极个别的比西方电视黄金年代还要早已二十年,一直连续拍摄播出了70年。所以讲西方人看电视剧的历史,比我们早至少40多年。

80年代,中国开始普及电视机,电视节目也开始多元化。那么,中国最早的电视剧实际诞生要早很多。《一口菜饼子》,1958年6月15日,中国最早的电视剧。编剧陈庚根据《新观察》上的一则小说改编。主题是忆苦思甜。由于是直播,没有录相保留下来。录像编播化技术条件的具备,是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到82年就有11部电视连续剧、50余部电视短剧摄制完成。

80年代到90年代,电视剧创作初步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令人难忘的电视剧,包括海外港台引进的优秀电视剧。例如:《射雕英雄传》、《血疑》、《万水千山总是情》、《霍元甲》、《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大西洋底来的人》、《神探亨特》、《武松》、《公关小姐》、《一代佳人》、《沈珍珠》、《啼笑姻缘》、《阿信》、《排球女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血溅津门》、《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天涯女儿心》、《上海滩》、《八仙过海》、《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

2000年以后,电视剧产量不断攀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了《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年代》、《我爱我家》、《乡村爱情故事》、《刘老根》、《潜伏》、《亮剑》、《借枪》、《新结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暗算》、《金婚》、《铁梨花》、《小姨多鹤》、《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闲人马大姐》、《风车》、《奋斗》、《新水浒传》等众多优秀剧目,题材领域不断扩大。(注:两个阶段电视剧举例根据个人记忆,难免挂一漏万。)

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让中国跃升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观众群。而中国电视剧产业却突然迷茫起来,空前的迷茫。对比美剧,强大的产业优势征服了众多精英阶层,好莱坞电影创作优势不断向电视剧产业转移,以电视台为核心的运作体制,国际化的营销体系,网络传播的优势,让美剧征服了几乎所有新兴经济体庞大的观众市场,对好莱坞形成又一次致命冲击。而在中国,却恰恰成为了美国影视市场的镜像,右手变左手,左手变右手。电影市场每年稳定增长30%以上,生机勃勃;电视广告收入增长速度不断放缓,每年只有几个百分点。电视剧创作呈现出产量爆炸,质量下降局面,浪费了大量资金资源。娱乐化刚刚兴起就呈现出失衡过度的致命弱点,雷剧、烂剧、不痛不痒的可看可不看的家庭剧如同鸡肋,历史剧陷入了穿越成风、时髦成瘾和价值观矮化怪圈,抗战剧从高大完美的英雄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手被漫画化,英雄被异能化。

问题的形成和积累是相当复杂的,涉及到产业体制矛盾、审查制度对生产方式创新的制约、产业垄断经营造成的市场失衡等等。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中国的电视剧产业对于故事创作和生产,缺乏基本正确的共识。大家完全采取实用主义的实务原则进行经验主义操作,忽略了电视剧好与坏的根本性原理和原则,陷入了娱乐至死的混乱局面。

这种局面,相信绝大多数的从业者和观众是不愿意见到和面对的,市场失衡,对于很多电视剧创作者也是不服气和不舒服的。一些制片人和电视台联手垄断市场,更多的人才受到压制;极少数人大发其财,更多的人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行业潜规则盛行,正直的才华受到压制;电视剧制作公司只能靠制作环节“抠”钱,绝大多数投资者赔本赚吆喝或者血本无归;电视机开机率不断降低,电视剧正在一点一点失去社会主流人群的信任。

归根结底,我们对电视剧正确的评价标准缺乏[www.NiuBb.NET)基本的认识,也就更谈不上全行业的共识。

电视剧工业要向谁学习?本来我们有一很好的开端。中国电视剧中心在成立之初,是继承了欧美电视剧产业的经验和标准的。回首那些有口皆碑的经典电视剧,其结构特点和冲突密集度比起同时代美剧,差距并没有这么大。可惜,这个传统正在被我们抛弃和丢失。

好电视剧标准是客观的,一直摆在那里,是我们自己乱了阵脚。

我们试图从实证角度,摆一摆这些放在桌面上的特征吧。

好电视剧有12大特征,中外皆同,放之四海:

1、收视率。

对电视剧工业来说,收视率是硬指标。好剧收视率必然很高,口碑很好;烂剧必然收视率低,口碑不好,吐槽遍地。

美国的以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剧运作体制,向来秉承“收视为王”宗旨,向来尊重观众投票。道理很简单,收视率高,广告收入就丰厚;口碑好,电视台名气就会大增。

回顾中国早期优秀电视剧,万人空巷不止发生过一次。家喻户晓的《红楼梦》、《西游记》、《渴望》收视率超过90%,《水浒传》超过70%。当然,电视剧产量较少,电视机绝对数量没有达到峰值,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回顾2000年以后的几部不断被重播的经典电视剧《潜伏》、《亮剑》、《我爱我家》等,收视率多在7%以上,峰值达到了14%左右。《我爱我家》是由英达、王朔和梁左参与策划并主创的中国大陆第一部情景喜剧,由北京红绿蓝影视广告中心制作。这也是全世界首次用汉语普通话演出的情景喜剧。被誉为“中国电视喜剧的里程碑”,导演英达也因此被称做“中国情景喜剧教父”,他还被国外同行戏称为“中国的诺曼·李尔(美国情景喜剧之父)”。《我爱我家》最高收视率达到了85%,这在90年代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

目前电视剧收视率超过2%就属于凤毛麟角,一点几属于正常。背后原因相当复杂:一是观众分化,主流精英和青年群体不断剥离;二是电视台选剧缺乏客观标准,常常根据导演和演员阵容、投资规模来定价,导致了好剧急剧减少;三是创作力不足,好剧出现机率下降;四是收视统计利益输送链条建立,指标失真;五是题材内容管控过严过细,市场化不够充分。以上几点,造成了目前的好剧难寻,烂剧不烂、口碑不佳、收视率不实的混乱局面。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mw748219